中心简介


基本信息

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重庆交通大学和长江航道局共同建设。自2011年立项建设以来,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致力于解决我国内河水运发展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为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内河水运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组建了以中国科学院王光谦、倪晋仁院士,中国工程院钮新强、胡春宏、严新平、胡亚安院士领衔的技术专家委员会,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教师等研发人员120余人,拥有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交通运输部交通行业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中心”形成了生态航道、智能航道、港口和枢纽通航3个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承担了全国内河航道开发70%以上的研究任务,取得了“长江黄金航道生态建设关键技术”、“高等级航道智能感知与服务技术”、“高水头船闸水力学与枢纽扩能技术”、“内河大水位差枢纽港智能建造及运维关键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科技奖励35项,在2014年同批接受科技部验收评审的34家单位中,以第2名的优秀成绩通过验收。提出“航道开发—社会经济—生态压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率先突破长江航道水—沙—鱼动力学与鱼类生境营造技术瓶颈,为三峡水运新通道决策建设、涪陵至朝天门4.5米生态航道立项建设等提供有力支撑。《三峡新通道方案研究报告》得到李克强总理批示,服务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和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成效明显,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通航与船闸防咸关键技术》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2011年重庆市副市长吴刚和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为“中心”揭牌

2020年“中心”召开年度会议

2021年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莅临“中心”视察

建设目标

中心建设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围绕内河航道生态化、智能化和品质化水平提升的问题,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创新并举,充分发挥依托单位的人才、技术和管理优势,建设一流的内河航道工程技术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人才培养及技术交流与服务平台,构建内河航道建养领域应用基础理论、工程关键技术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成为支撑我国内河航道工程建设和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的基地,支撑国家未来绿色、智慧水运技术发展需求。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 重庆交通大学       武汉市汉口解放公园路16号  长江航道局

邮政编码:400074  电话:023-62652841 传真:023-62652841 E-mail:slsysys@cqjtu.edu.cn